天堂之門

1401 年,為了慶祝佛羅倫斯渡過黑死病的災難,富有的商人們決定為佛羅倫斯百花聖母教堂洗禮堂建立一扇新的北門,因此舉行藝術史上的第一次競賽,最後 吉伯第﹝ Lorenzo Ghiberti ﹞ 以《以撒的祭祀》﹝ Sacrifice of Isaac ﹞的鍍金銅雕,打敗競爭對手布魯涅內斯基﹝ Filippo Brunelleschi ﹞,贏得佛羅倫斯洗禮堂大門設計競賽的冠軍以及北門的製作權。這項比賽結果導致布魯涅內斯基後來獨自去羅馬研究建築,成為文藝復興建築樣式的開創者。
其中值得玩味的是,吉伯第採用地平面佈置法訴說聖經故事,空間深遠、景物優雅站立、畫面薄而美;布魯涅內斯基則採用地平線單圖並置法描寫聖經故事,人物生動逼真、充滿戲劇張力,但不重空間感,比較壅塞。兩人各有巧妙高人之處,害慘了當時的評審,只好將他們倆人並列第一。但是當米開朗基羅看見吉伯第作品的那份舒暢美感時,不禁懾於「此門只應天上有」,而將之譽為「天堂之門」。